為深入了解春節后企業用工情況及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等,國家統計局煙臺調查隊對12家企業進行了專題調研。調研結果顯示,調研企業已全部開工,生產經營穩中向好,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招工難、招工方式創新性不足等問題。
一、企業生產經營穩中向好,用工需求穩中有升
(一)預期企業一季度生產經營穩中向好。調研的12家企業中,在問及“貴企業一季度訂單情況與上年同期相比如何”時,8家企業選擇基本保持穩定,1家企業選擇有一定增幅,3家企業選擇訂單量有所下降。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表示,一方面因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向好,企業國內訂單增加;另一方面,因全球疫情放開,海運費降低,國外訂單也呈現增長態勢,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向好。
(二)離煙員工已基本返崗。調研的12家企業中,在問及“貴企業目前員工到崗率”時,2家企業選擇100%,1家企業選擇99%,2家企業選擇98%,2家企業選擇97%,1家企業選擇96%,2家企業選擇90%,1家企業選擇85%,1家企業選擇75%。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表示,因企業大部分員工是省內的且處于“陽康”狀態,員工節后已全部返崗,到崗率100%。
(三)一季度用工需求穩中有升。在問及“貴企業與上年相比,預計今年一季度的用工需求”時,11家企業選擇基本持平,1家企業選擇上升120%。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表示,去年一季度受中美貿易戰影響,芯片供應嚴重不足,企業產能下降,用工需求減少。今年一季度企業重新獲得通用汽車訂單,加之部分外省員工選擇春節假期離職,企業目前用工需求比去年同期上升120%。
(四)政府多措并舉,助力企業用工。調研的12家企業中,在問及“在用工方面,貴企業已經獲得政府哪些方面幫助”時,5家企業選擇一定的穩崗資金補貼,3家企業選擇社保費、稅費等減免,2家企業選擇幫助企業招工。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表示,政府通過舉辦新春招聘會等形式,積極保障企業的招工需求。
二、企業存在一定程度招工難,傳統招工途徑占主流
(一)企業存在一定程度招工難。調研的12家企業中,在問及“貴企業當前招工的主要難度”時,4家企業反映符合崗位要求的應聘者不足,2家企業反映應聘者對薪酬待遇不滿,2家企業反映高學歷、高技術等特需人才緊缺,1家企業反映其他企業“搶人”嚴重。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反映,該企業急需生產線工人,現一線工人從業人員少,且多為中老年人。年輕人寧可從事服務行業也不愿意做技工,出現了年齡斷層。某紡機配件制造企業反映,因企業處于棲霞開發區,地理位置不佳,且福山區、開發區有大量同行業企業,部分工人被市區企業“搶走”,同業競爭較為嚴重。
(二)企業招工以傳統途徑為主。調研的12家企業中,通過公司網頁招聘招工的6家,通過老員工介紹招工的6家,通過從就業服務機構招聘招工的4家,通過勞務派遣招工的4家,通過校園招聘招工的3家,通過去勞動力輸出地招聘招工的1家。某農副食品加工企業反映,今年通過人事部員工跟隨老員工去黑龍江、內蒙古、云南等勞務輸出地招聘的方式,招聘了不少員工從事肉雞屠宰等工作,滿足了企業的用工需求,取得了較好的效果。從調研結果來看,大部分企業還是采用網頁招聘、老員工介紹等較為傳統的招工方式招工,招工方式創新性不足,效果不夠好。
三、意見建議
(一)繼續深化稅制改革,積極減稅降費。一是嚴格落實稅收、相關收費基金等減免政策,降低企業經營成本。二是加大對政策的宣傳力度,提高政策落地的精準度,確保企業能最大可能享受各項稅費減免優惠政策。
(二)加強資金扶持力度,做好精準對接。一是建立財政補貼支持科技創新激勵機制,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,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,增強市場競爭力。二是加大對企業優惠政策落實力度,通過采取發放穩崗補貼、提高人才引進補貼標準等方式,助力企業真正“緩壓減負”。三是充分運用大數據,探索崗位推薦智能化,有效為求職者提供精準崗位信息,力爭實現線上智能匹配、線下精準對接,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務。
(三)搭建靈活用工平臺,推動多元化用工模式。目前,靈活用工在國外已發展成熟,但在國內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。要為搭建靈活用工平臺提供政策支持,同時不斷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,積極保護就業者權益,約束行業亂象,促進靈活用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。